使用營養土的四個常見誤區
很多菜友跟我抱怨,我以前用普通的園土種植好好的,用營養土反而種死了。
那么,陽臺種菜技術部根據菜友們反饋過來的情況,總結了幾條使用營養土的誤區,在此分享給大家。
第一次澆水沒澆透:
在陽臺剛栽幾天的幼苗,澆水很足,但是干死了三分之一。
分析:有機營養土一般非常疏松,初次使用時,就像和面一樣,澆下去的水會產生張力現象,水不能完全與土結合,導致澆水不均勻,局部水過多而流到花盆底部露出來,導致誤解為澆透。
解決辦法:第一次使用營養土時,需要均勻的反復多次少量澆水,這樣可以保持澆水的均勻,也能保證水充分的滲透到土壤里面,直到底部有水漏出,可以檢查邊緣土壤是否濕潤來確認效果。
辦公室多肉組合種植,每次澆水都是看到表層干透了再澆水,種下去一個月不到就開始腐爛。(使用的營養土為腐葉土、泥炭、粗沙、珍珠巖、玻璃輕石)
分析:此基質疏松透氣,排水良好,雖然看到表層干透,但是底層仍然有儲水,表層一般2天左右就會干透,室內環境頻繁澆水導致多肉腐爛。
解決辦法:多肉植物需水量非常少,一般室內7~10天澆一次水,把表層土澆濕就夠了,不需要太多水。如果想判斷是否干透,可以用筷子爬開檢查底部基質是澆水很勤,但是植物長不好,干枯發黃。
分析:通過圖片來看,營養土表層有機質在澆水時浮到最表層結殼,澆水時水這層殼起到隔水作用,導致澆水都從花盆邊緣流到底部,而導致了缺水。(大多數人認為營養土不需松土,這是誤區)
解決辦法:營養土每2個月也需要松一次土,只需把表層結殼部分(1cm深度)趴開就可以了。(使用1~2年后視情況需要換盆或晾曬)
使用營養土的四個常見誤區 本文被閱讀 1819 次
上一條:無土栽培蔬菜的與眾不同 | 下一條:傳統營養液無土栽培的優點和缺點 |